澳门葡京国际-【官方平台APP】

关注宜宾新闻网
转发微博
乘势而为再出发 加快推进宜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06-26 14:55 来源:宜人宜宾APP

勇毅前行,宜宾只争朝夕。6月19日,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举行。21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25日,端午节小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宜宾市2023年6月“四化同步 城乡融合”发展竞进拉练现场会在宜宾高新区、叙州区召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看现场、听汇报、促发展,重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乘势而为,宜宾再出发。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立足宜宾作为全省制造业第二大市,工业增加值和规上工业营收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优势,鲜明“规上工业营收实现3年翻番、5年破万亿”的发展目标。

激情满怀、信心百倍、干劲十足的竞进拉练现场会,是宜宾乘势而为再出发的一个坚实步伐。

全省链条最完备光伏产业集群逐步成势   

6月25日,与会人员先后来到位于宜宾高新区的四川原轼年产1.2亿公里新材料特种线项目现场、四川东磁年产20GW新型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现场、四川和光同程年产32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现场,感受宜宾高质量发展的光伏产业的震撼。

四川原轼年产1.2亿公里新材料特种线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7月试生产。项目建成后,原轼公司将成为全行业唯一拥有“全流程+双工艺+双原料“(具备碳钢、钨丝母线自产能力)技术体系的企业。

四川东磁年产20GW新型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计划2023年8月正式投产。

四川东磁年产20GW新型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四川和光同程年产32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9月投产,力争年底满产。

宜宾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打造宜宾新型工业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大使命,紧紧围绕“选好赛道、找准伙伴、建好集群”路径,坚定不移打造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

链条加快完善,集群逐步成势。目前,宜宾高新区已签约的切片、电池片产能均居全省第一;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及特种线、金刚线、坩埚等配套项目均在高新区落地;网板、银浆、逆变器、储能等项目有望在年内落地。全省链条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集群正在逐步成势。

四川时代7期

2022年3月以来,宜宾高新区签约光伏项目9个,协议投资额778亿元,2023年下半年预计每月将有1个项目投产,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2023年1—5月,宜宾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6.4亿元,同比增长156.6%,其中光伏产业实现产值96亿元。2023年,宜宾高新区预计实现光伏产业总产值350亿元,2024年突破1000亿元。光伏产业总产值3年达到1500亿元,5年达到2200亿元,宜宾高新区将为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实现3年翻番、5年破万亿”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开辟千亿级储能新赛道   

骄阳似火,热情似火。在位于叙州区金沙江大道凤凰立交旁的宜宾储能产业园项目现场,与会人员驻足细细观看展板,并认真听取情况汇报。

叙州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储能产业的部署和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和专班,全力推进宜宾储能产业园建设。重点进军储能产业中游系统集成领域与上中游能源电子制造及研发领域,聚焦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环节,构建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固本、专精特新企业提能的储能产业生态圈,同步引进工业设计、研发测试等平台,抢占储能产业发展新赛道,力争2026年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助力宜宾培育壮大“1+N”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圈。目前已对接储能企业45家,力争7月底前取得实质性成效。据悉,宜宾储能产业园600亩起步区建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将确保今年8月完成场平,9月启动建设。

依托宜宾储能产业园项目,叙州区积极承接市政府与国电投、华电、大唐、五矿等央企战略合作协议中的储能技术研究中心、智慧零碳工厂、“储能+”生态示范等项目,梳理储能应用场景,搭建“储能企业+发电公司+政府”合作平台,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及应用示范基地。

宜宾储能产业园区位图

据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在《关于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指出,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6月9日,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宜宾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

不断拓展新赛道、开拓新领域的宜宾,将在储能新赛道上奋楫前行。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指出,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业强市,推动形成现代化工业发展新格局。

在刚刚过去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得到了众多行业大咖和嘉宾的点赞。

宜宾围绕链主企业四川时代,规划建设电池产能325GWh,现已累计引进产业链项目117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构建起以三江新区为核心的“1+ N”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截至2023年6月18日,投产项目累计42个,总投资741亿元;在建项目32个,总投资797亿元;待建项目43个,总投资1200亿元。宜宾已成为全国生态体系最完整、配套协作能力最强的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区之一。

凯翼汽车生产现场

全市动力电池产业提质倍增目标,让人心潮澎湃。2022 年,全市动力电池产业新增规上企业14家,达到27家,实现产值889亿元;2023年,宜宾将努力实现新增投产项目40个、新增规上企业21户、新增产值100亿元企业1户(时代吉利),新增产值329亿元,达1200亿元以上;2025年力争产值超3000亿元;2027年产值超4500亿元。

近年来,全市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引擎,持之以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一蓝一绿”产业发展动能,初步形成“1+4+4”的工业发展格局(1大特色优势产业:白酒;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电池、光伏、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4大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建材),推动宜宾由“制造大市”加快向“制造强市”转变。

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宜宾进一步坚定信心,不断拓展新赛道、开拓新领域,将潜在的项目释放出来、建设出来,不断调整工业发展布局,进一步释放工业潜力,将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黄平 编辑:张桦 责任编辑:冯岚彬
  凡本网注明“来源:宜宾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宜宾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宜宾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主动与我们联系。
栏目精选